搜索
古匣沉香
此间年少
诗与远方
恐怖悬疑
茶余饭后
网文资讯
写作素材
写作技巧
书荒推荐
二次元交流
国风汉服
动漫
自媒体创作干货

看到盲目抵制耽美文学的文章,有些话真的不吐不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3 15:1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盲目抵制耽美文学的文章,有些话真的不吐不快。耽美的起源我不想多说,因为我没有去关注那些日漫。但是近十几年来我接触到了很多流传较广的优秀作品,不禁惊叹于这些作者的思想和才华。“耽美”题材如其他小说一样,只是故事架构的一个壳子,作者大部分为女性,在写心中对爱情“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憧憬,故而又称“纯爱”文学。我喜欢看这些正因为骨子里小女人的爱情观,而非被臆测的“小众爱好”。这些作品同时又承载着作者对于人情练达,思想境界的演绎,可以通过这点文字窥探到作者所知所感。比如,P大的《六爻》阐述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大哥》里有,“吉、凶、悔、吝”的处事哲学,这些与《易经》的基础思想相合。近来我读的《解冤成爱》通过一世一世到底“以怨报怨”还是“以徳报怨”结果迥异的解读与我不惑之年的一些人生感悟就很有共鸣!因此,我总在困惑,那些将耽美文学贬得一钱不值的人们,是你们选的篇目有问题,还是道听途说从没读过,抑或是根本看了个寂寞?所以,真没必要谈“耽”色变,把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而非通篇的意义。如果是这种关注方向,其实看其他文学依旧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红楼梦》揭示封建社会腐朽的现状。贾宝玉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恋爱脑;《水浒传》宣扬占山为王、快意恩仇,滥用私刑,草菅人命;《西游记》整个世界的架构与我们的辨证唯物主义截然相反;《三国演义》把“一将成名万骨枯”演绎的淋漓尽致,百万人命不过是王侯争名夺利过程中的数字而已。这些难道就适合未成年人阅读?不会影响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能怀着欣赏与批判的眼光去读四大名著,为什么不能客观地认识耽美文学?我一直相信那句:“事事洞明皆学问”。问题不在文学表达形式本身,而在于你到底从何种角度来解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醉人颜书坊,资料文章分享短篇小说网站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QQ:2676296205
备案号 :鄂ICP备20013114号-1 技术支持:醉人颜书坊  Powered by Discuz! X3.4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