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匣沉香
此间年少
诗与远方
恐怖悬疑
茶余饭后
网文资讯
写作素材
写作技巧
书荒推荐
二次元交流
国风汉服
动漫
自媒体创作干货

[汉服科普] 盛世红妆,翠钿步摇-嫁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15: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世红妆,翠钿步摇---嫁衣
微信图片_20220117151037.jpg
中国女性服饰中最重要的服装之一
在中国的 传统习俗中,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 服装,大多是由女孩自己或者母亲从小就开始做,一直做到出嫁前才完成,这件嫁衣也因此寄托了女孩子 少女时代全部的梦想,和家人的期盼。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嫁衣主要的制式有三种:周朝到西汉时期的“爵弁玄端—纯衣纁袡”,这段历史的末尾曾短暂出现了“白色嫁衣”,唐朝到宋朝时期的“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以及明清时代的“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爵弁玄端—纯衣纁袡”
形制
周朝到西汉这一时期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新郎穿爵弁玄端礼服,新娘为纯衣纁袡礼服。在《仪礼·士昏礼》中对周礼礼制中新妇的礼服描述为:“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纯衣”为黑色深衣,“纁”意为黄昏的阳光、黑红色,“袡”指衣边、亦指古人跪拜时用以保护膝盖的围裙。在这一阶段人们在衣着上崇尚黑色、右衽且衣襟从胸前至肋间向后旋绕而下,其中一式至背后即直下为直裾,另一式则仍回绕向前为曲裾。
而无论直裾还是曲裾都是上下分裁连属制的深衣式袍服,这种袍服在结构上属于中华民族服饰独有的十字型平面结构.
颜色
秦汉时期在衣着上崇尚黑色,黑色被视为庄严、神秘、高贵的代表,因此在秦汉婚礼的服饰颜色上遵循了浅红色衣边的纯黑色深衣制式。
气氛
秦汉时期的周礼婚制在风格上是崇尚端正庄重的,不奏乐、不嬉闹,场面静穆。在嫁衣上的体现无论是款式、颜色还是装饰图案,都有着庄重的仪式感和浓郁的神秘感,虽然简单低调却直击人心也不会过分严肃。
白色嫁衣古已有之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当时流行的嫁衣颜色就跟现今流行的西式婚纱一个颜色,晋书《东宫旧事》中有言,“太子纳妃,有白毂、白纱、白娟衫,并紫玉緌”。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和军事斗争使中央集权分裂,边境防御力减退,少数民族入侵中原。面对战乱灾祸、混乱的政权,人们开始试图逃避现实。同时随着政权的动荡,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开始衰退,佛教、道教和玄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迅速发展,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玄学所提倡的“返璞归真,追求清新淡雅”的理念,导致大众开始追求自由、热爱自我、崇尚自然。因此白色服饰不仅是礼服,更是作为人们的日常服饰,极度被人们所推崇。而白色礼服这一超凡脱俗、彰显不同的婚礼现象就此出现了。直到南北朝结束归于统一,这一现象才逐渐消亡。
“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形制
唐朝与宋朝这一时期,新婚夫妇的着装为“梁冠礼服—钗钿礼服”。新婚当天,新郎穿梁冠礼服,新娘为钗钿礼服。“钗钿”指的是发髻上的金翠花钿,“礼服”则指的是深衣制的袍服。这一时期的袍服在结构上同样属于十字型平面结构,不同于秦汉时期袍服的结构,唐朝宋朝时期的袍服在剪裁上使用的都是上下通裁。没有了上衣下裳的拼接使十字型平面结构进入了更加简约、规整的时代。在嫁衣款式上是直领对襟、衣身连袖,即袖子和衣身浑然一体。而不同之处在于唐朝在婚服的颜色非浓艳不取,宋朝却是清淡典雅如青色。宋代服饰上的青色是一种偏向黑的蓝色系,强调女性的阴柔、含蓄之美。
颜色
唐朝有最著名的贞观盛世,民族众多、军事力量强大。李唐王朝不仅是一个繁荣昌盛的王朝,更是开启了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因此这一时期的女性嫁衣颜色多以艳丽的红色为主。而到了宋朝虽然社会发展走向成熟,农业、手工业、丝织业也更为发达,但是由于军事的衰退、社会心理也由唐代的开放包容转向谨慎保守。再加上理学成为宋代的主流哲学思想,导致女式服饰风格不再是唐朝开放之风,在结构款式上回归保守,在颜色的选择上也多为银灰、葱白和淡绿。
气氛
唐朝在婚庆的典礼上也是喜庆热闹,一反秦汉时期的庄严肃穆。宋朝时期虽风格回归保守,但总体上还是以喜庆热闹为主。
“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明初至清末这一段时期为“九品官服—凤冠霞帔”。这就是现代人所普遍认为的以红色为主的传统婚礼。“凤冠”指的是戴在头上的一种配饰,“霞帔”则是披在身上的一种配饰。嫁女身着盘金绣大红衣衫、穿长裙、褙子、配霞帔凤冠、头盖红盖头、脚穿红绣鞋,新郎穿九品官服。
颜色以大红色为主。形式上极尽繁琐、崇尚奢华,气氛热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醉人颜书坊,资料文章分享短篇小说网站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QQ:2676296205
备案号 :鄂ICP备20013114号-1 技术支持:醉人颜书坊  Powered by Discuz! X3.4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