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杀流水账,不是在它上面雕花,而是另寻柱梁。要让故事情节精彩,这两兄弟非请不可:一个叫冲突,一个叫悬念。 冲突公式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这个道理估计中学就讲过。冲突之于故事就像引擎之于汽车那么重要;反言之,没有冲突的故事就像趴窝的废铁,充其量只是档案或纪要。 但语文老师也得背一下锅,他只告诉我们汽车没有发动机就不能跑,却未曾打开前盖让我们瞧个够。 啥是冲突呢?我们先借用写作导师、作家阁楼创建者杰里·克利弗的定义: 冲突=渴望+障碍 英雄与奇迹是需要考验的,岁月静好不行,必须是麻烦缠身的人物,千方百计去突破困境。更直白点说,冲突就是两个或以上势不两立的对象的矛盾斗争。  Photo by Chris Wynn
我们以极简情节来举例,先看看什么是岁月静好的故事: 杜拉拉进入新公司,人人真诚以待,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她经过努力,顺利成为总监。
扪心自问,你会相信并花时间看这样的故事吗?大多数人不会。且不说是否符合真实世界的逻辑,就情节本身,人物毫无“障碍”,心想事成,自然毫无“冲突”。说了开头就猜到结尾,读者会感到无聊、厌烦,最终逃离。 那我们再动动手脚,加点东西试试: 杜拉拉进入新公司,人人相互倾轧。她因不愿站队得罪了小领导,处处被为难,但她并不服软,决定反击。
这下“障碍”就出现了,与职场新人不愿折腰的“渴望”强烈对抗,“冲突”便诞生了。人嘛,天生爱看热闹还不嫌事大——这么精彩的职场宫斗,我得嗑包瓜子通宵追。 看,有了冲突,人物才有困境,情节才充满未知,才有致命的诱惑力。 悬念:找到那扇「门」那悬念呢?它和冲突是哪门子兄弟?两者又是什么关系? 上文我们说过冲突公式(冲突=渴望+障碍),这是让情节动力澎湃的秘诀。不过,这个公式还缺一个计算结果:人物最终突破障碍了吗?如果冲突不断分化,“缺少的结果”就越积越多,这些悬而未决的冲突,就是悬念。 可以说,悬念是冲突的孪生兄弟。每一个冲突开启,就必定产生新的悬念。用好悬念,是加强冲突的重要手段,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既然悬念是冲突的未知态,我们可以像扯面条一样,拉长,再拉长,延迟揭晓结果,就是俗话说的“吊胃口”,把读者挠得心痒痒。 同样以杜拉拉的故事为例: 小领导欺人太甚,给新人穿小鞋,人人敢怒不敢言,只有杜拉拉一人对抗不公。一天,她终于不忍了,冲进小领导的办公室,门一摔,里面传来兵兵乓乓砸东西的声音,然后陷入漫长的平静……
这可把外面的人急坏了,到底咋了?谁趴下了?咋又没声儿了…… 可见,悬念是更有策略和技巧的冲突,精髓就在那扇“门”,它带来了延迟效应,让人倍感煎熬。写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更多这样的“门”,让真相千呼万唤,极大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冲突的内与外上文杜拉拉的故事过于类型化,冲突也简单粗暴,只是方便举例,实操中要做更复杂的处理:既展现外部冲突,也展现内部冲突,带来更深刻、更高级的美。 迟子建在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写魔术师丈夫之死。生死事大,本是人生最剧烈的冲突。怎么写呢?嚎啕大哭?呼天抢地?这都是外在悲,不如让人物内心担纲,写出深海般的悲: 魔术师被推进火化炉的那一瞬间,我让推着他尸体的人停一下,他们以为我要最后再看他一眼,就主动从那辆冰凉的跟担架一样的运尸车旁闪开。我用手抚摸了一下他的眉骨,对他说,你走了,以后还会有谁陪我躺在床上看月亮呢!你不是魔术师么,求求你别离开我,把自己变活了吧!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
 Photo by Lukas Rychvalsky
不管什么类型的故事,都可以制造冲突与悬念。它们就像盐,不管哪里的厨师做什么菜系,都放在最顺手的地方。 盐是“百味之王”,天下食材,经其调制,总能吊出美味。冲突悬念之于故事也是如此,满足读者阅读历程的情感需求,击杀流水账,终结碎碎念,不再写成又长又臭的裹脚布。
特别声明
此篇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作者会员发布小说及论坛帖子作品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 本站所收录小说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发表系统收录,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可联系qq2848307643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