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匣沉香
此间年少
诗与远方
恐怖悬疑
茶余饭后
网文资讯
写作素材
写作技巧
书荒推荐
二次元交流
国风汉服
动漫
自媒体创作干货

[小说网文动态分享] 你以为曹雪芹的贫穷生活: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喝酒吃粥都得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3 11:4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以为曹雪芹的贫穷生活:

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喝酒吃粥都得靠借贷度日。

实际上曹雪芹的贫穷生活:

在旗人学堂那边谋了个差事,可以和当时的文化名流(比如闲散宗室敦成兄弟)来往,物质生活不敢保证,但精神生活绝对丰富。

另外写红楼梦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的文房四宝,尤其是纸就不少,曹雪芹能拼着命写完前80回,其中的经济花销绝对不小。

你以为当时曹家的困境:

官场的斗争导致家族没落,朝廷对于曹家的状况漠不关心。

实际上曹家的困境:

曹家的经济亏空问题,早在康熙朝的时候就已经被人多次弹劾。康熙帝碍于情面,多次袒护。

而雍正帝刚登基的时候也没有马上清算曹家,而是希望曹家只要把钱补上就可以安然无事,甚至可以继续担任江宁织造。

但是曹家没有看清局势,以至于最后落了一个抄家的局面,不过新上任的江宁制造对于前任仍然非常用心,将一些房产还有奴仆都还给了曹家。

但是曹家的人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花销极大,再加上,人口众多,进的没有花的多,所以这些财产很快就被曹家变卖,然后举家迁往北京。

其实在北京的那段时光,曹雪芹也多少得到了各方名流的资助,但是写《红楼梦》是一个很花钱的活,再加上他们曹家人惯了大手大脚,想让他们简朴点生活,完全不可能。

毕竟雍正没有做绝 ,还给曹家一些房子可以用来出租,但是曹家确实经商能力不行……

“你把自己闲置的房子租出去,这也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

雍正深谙当代专家解决“灵活就业”之策。

曹家虽然没落,但仍然是镶白旗人,乾隆上台之后马上就废除了曹家的债务。

镶白旗旗人,每月可以领一石米,四两银。

一石米就是六十斤大米。

刘姥姥在王熙凤手里拿到二十两银子,一家五口过了冬外,还能攒下钱买种子打个翻身仗。

贾家一等丫鬟们每个月月薪也才一两银。

可曹家的人仍然改不了奢侈的习惯,所以日子只能越过越穷。

这就跟书中的贾家一样,就算是最后朝廷把贾家的地位,身份还有财产,都归还给了贾家,贾家仍然不可避免的走向堕落。

就曹雪芹书里描述的那个奢侈劲,丫鬟吃用的都比小门小户的小姐吃的好……不垮谁垮?

让他们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绝对属于下十八层地狱了,他们的日子比起普通老百姓还是强不少……

普通老百姓有官府发房子谋差事有王府宗室当亲戚朋友吗?

没有的事。

就好比说,欧洲人整天哭穷,咱们也经常报道欧洲的穷人收入低。

但是很多国人就不理解,“没到卖房卖儿女,啃草根吃树皮的程度,也好意思哭穷?”

欧洲人对生活下限的标准,可能比国内很多人的上限还高,所以我们始终不理解。

曹雪芹并不是一夜之间从温柔乡中的公子哥变成“举家食粥酒常赊”的中年破落户的…

凡是说曹雪芹一夜之间就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的,都是扯淡。

江宁织造曹家被抄了之后,因为曹雪芹他奶奶还活着,外加曹家和当时的常务副皇帝怡亲王胤祥关系非常好,所以并没有一棍子完全打死:

“将赏伊之家产人口内,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与曹寅之妻孀妇度命。”

——《刑部为知照曹頫获罪抄缘由业经转行事致内务府移会》

而曹雪芹本人,在北京虽然没有江宁织造府的优渥生活,但是绝对不是“一贫如洗”后来曹雪芹还觅得了一份笔帖式的工作。

不要小看笔帖式,大家熟知的兆惠、和琳,就都是笔帖式出身,这玩意儿是朝廷的正式在编官员,有品级的,七八九品不等,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待遇很好,而且,升的特别快…

有清一代,90名满人大学士,15名是笔帖式升上来的。

而曹雪芹在京城,毕竟曹家也是名门望族,和康熙关系及其亲密,所以曹雪芹一直是王公贵族座上宾,像理亲王弘皙、怡亲王胤祥、果郡王允礼都和曹家交往密切,并且对曹家多有周济。

《红楼梦》之所以能对公门王府生活描写细致,就是因为曹雪芹是亲身见识过的。

真正让曹雪芹一贫如洗的,是两件事:

1,由于不善经营外加需要清还欠银,曹家那十七间半的房子和剩余家产全玩没了。

2,乾隆朝弘皙逆案,这一事件,弘皙被清理了,怡亲王一系被打击了,而果郡王允礼在前一年挂了…

于是曹雪琴就彻底没人管了,这才有了“举家食粥酒常赊”。

另:怡亲王胤祥可是保下来曹家好几次,奈何保一次曹家就会找到新的作死的点。

“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

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

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

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拖累自己。

为什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谕你。

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

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谕。”
IMG_7475.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醉人颜书坊,资料文章分享短篇小说网站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QQ:2676296205
备案号 :鄂ICP备20013114号-1 技术支持:醉人颜书坊  Powered by Discuz! X3.4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