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然而中国记者在此次盛会中的表现却引发了广泛的质疑与吐槽。这一切的起因,归结起来,其实可以概括为“记者的失职与缺位”。令人错愕的是,中国派出了多达2400名记者,然而相比于仅400多名运动员的阵容,这支庞大的新闻团队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现。原本应该扛起舆论与公正大旗的记者,却在关键时刻集体失声,甚至在一些情境下,变成了让人无语的娱乐追逐者。 首先,令人最为不解的是,这2400名记者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按理说,每位运动员平均拥有6名记者的关注,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优势的配置。然而,当外国记者刁难中国运动员,甚至提出质疑时,我们的记者却集体沉默,仿佛这些话题与他们无关。以美国运动员脸色发紫的事件为例,没有一位中国记者敢于上前质询或报道,甚至于当中国游泳运动员汪顺面对兴奋剂质疑时,记者们竟然选择了缄默。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质疑会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多大的伤害吗?这样的时刻,正是记者们应该挺身而出,站在运动员背后,用事实反驳不公正的指责。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这些记者选择了“集体失声”。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记者们在采访中的问题质量。问陈芋希两次输给全红婵的感受,这样的问题不仅毫无营养,还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二次伤害。尤其是当陈芋希被问哭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样的提问是否真的有意义?更过分的是,记者们频频问出与体育无关的“娱乐”问题,比如问潘展乐最想看谁的演唱会,或者他更像哪种动物。如此浅薄的问题,丝毫没有体现出记者的专业性,反倒让人怀疑,这些记者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了娱乐记者或是八卦小报的撰稿人。 相较之下,外国记者的表现则显得更加专业且“咄咄逼人”。他们会抓住每一个机会,试图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甚至不惜挖坑给中国运动员。他们问汪顺关于兴奋剂的质疑,甚至质疑潘展乐的成绩。在面对这些尖锐问题时,我们的记者不仅没有挺身而出,反而让运动员独自应对这种压力。这不仅显得我们的记者缺乏专业素养,更暴露了他们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弱势。令人感慨的是,居然是香港TVB的记者站出来为潘展乐澄清事实,实在令人羞愧。 潘展乐被记者质问,张雨菲霸气回怼,你们为什么不去质疑菲尔普斯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奥运会结束后,部分媒体才开始站出来发表所谓的“反思文章”。可是,当我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面对质疑与不公时,这些记者都在哪里?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如果每位记者都能在现场发表一篇反驳质疑的文章,舆论的力量也不至于如此单薄。然而,事实却是,这2400名记者在现场显得异常低调,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非真正履行职责。 巴黎奥运会的报道暴露了中国体育记者队伍中的诸多问题。记者作为运动员与公众之间的桥梁,理应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他们不仅仅是比赛的旁观者,更应该是舆论的捍卫者。与欧美记者相比,中国记者显得过于被动和怯懦,缺乏应有的勇气与专业素养。这次奥运会的表现无疑给中国记者队伍敲响了警钟:当舆论与公正需要他们站出来时,他们却不该继续沉默。国家派他们去报道奥运会,并不是为了让他们追逐花边新闻或娱乐八卦,而是为了让他们站在国际舞台上,用事实说话,为运动员撑腰,为国家争光。正如张雪峰劝告学生的那样,如果新闻业继续如此表现,未来还有谁会愿意选择这个行业? 特别声明此篇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作者会员发布小说及论坛帖子作品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 本站所收录小说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发表系统收录,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可联系qq2848307643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