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匣沉香
此间年少
诗与远方
恐怖悬疑
茶余饭后
网文资讯
写作素材
写作技巧
书荒推荐
二次元交流
国风汉服
动漫
自媒体创作干货

我们那一代第五十四章

2024-12-8 21:05| 发布者: 流浪的松鼠| 查看: 10321| 评论: 0|来自: 流浪的松鼠

摘要: 丽娃回了娘家,添油加醋地向爸妈说起了黑娃妈的自私自利和尖酸刻薄,飞娃也把黑娃妈那一句“我们赛娃胆小,见不得陌生人”无限扩大化。 丽娃妈说:“她胡翠萍的为人我能不知道?但凡她温厚宽容一点,你姐在他们家也 ...

丽娃回了娘家,添油加醋地向爸妈说起了黑娃妈的自私自利和尖酸刻薄,飞娃也把黑娃妈那一句“我们赛娃胆小,见不得陌生人”无限扩大化。

丽娃妈说:“她胡翠萍的为人我能不知道?但凡她温厚宽容一点,你姐在他们家也不会天天受气。”

飞娃说:“你也知道我姐天天受气?那我姐在广东遇到了真爱你和我爸为什么还要阻拦?”

丽娃爸说:“你姐年轻,社会经验不足。这广东人花花肠子太多,我和你妈怕你姐上当。”

飞娃说:“什么怕我姐上当?我看是你们俩花光了我姐的彩礼钱,怕胡翠萍找你们算账才是真的。”

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的飞娃不似丽娃那样恐惧爸妈,更何况到了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期?一怼起爸妈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揭起了爸妈的伤疤。丽娃爸妈面面相觑,一时还真找不出反驳飞娃的话语了。 丽娃爷爷说:“你也不看看你爸妈为了养活你们俩有多辛苦?你说这话就不怕伤了你爸妈的心?”

飞娃拂袖而去,临走扔下一句:“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牺牲我姐的幸福的借口。”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飞娃吃了饭就把自己关在屋里睡大觉,既不和爸妈说一句话也不做作业。睡够了,睡得浑身难受了,便骑上自行车浪到街上浪两圈。

丽娃爸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无可奈何。一个叛逆期的高中学生,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关键是后年就要参加万人过独木桥的人生大考了,来不得半点差池。如何平复飞娃的逆反心理?如何让飞娃回到学习上来才是丽娃爸妈目前最关心的头等大事。

丽娃爸妈彻夜不眠,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向飞娃表了态:“我们确实不该拿丽娃的彩礼钱买房,但事已至此,只有等将来有了钱再还丽娃。至于丽娃的个人幸福,取决权也完全在于丽娃个人。”

飞娃的态度缓和下来,飞跑着跑到黑娃家,完完全全地把爸妈的态度复述给了丽娃听。丽娃内心深处那压抑已久的思想立时攒动起来,如同厚厚的积雪之下的草芽,一步一步拱出地面。

丽娃曾向宋青书打听过宋青书家的具体地址和电话号码,但宋青书却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欺骗丽娃说:“我爸我妈想换一套大房子,这几天天天都在看房子,买好了我们就要搬过去,原来的电话号码肯定也要换,等我们搬了新家我领你去见我爸妈。”

丽娃回到老家还念念不忘宋青书那句“等我们搬了新家我领你去见我爸妈”的话。丽娃把电话打到万合,但接电话的刘红旺一口决绝地回绝了丽娃。

带着对刘红旺的一百个不满意,丽娃给宋青书写了一封信,详细地叙述了自己在广州和宋青书不辞而别的缘由。 丽娃的信用词质朴,饱含深情,三分里流露着对宋青书深深的歉意,四分里倾吐着对宋青书深深的思念,最后三分才向宋青书阐明了自己的身不由己。

信写好了,丽娃却犹豫了。丽娃渴望收到宋青书的回信,但丽娃又想:“万一宋青书的回信落到了黑娃的手里咋办?”

“有了,只能这样了。”丽娃想到了她的老同学二花。

1987年,黑龙集、史李、加岗三个小乡组建了黑龙集镇。原本只是一个教书匠的二花姑父凭借着在《襄阳日报》上发表过两篇豆腐块文章而被借调到刚成立不久的黑龙集镇政府。虽然二花姑父不是镇政府的核心成员但也和镇委一班人混得脸熟,这让二花姑父在亲戚同事们中间身份地位大增。

二花上了初中,二花爸每年都要找二花姑父唠叨几次,希望二花姑父在二花初中毕业的时候把二花弄到襄樊市师范学校读书。

那时候,初中毕业首选报考的学校是中专,特别是国家任务生,也就是俗称的公费生,考上了那可是妥妥的铁饭碗,其考取难度绝不亚于现在的初中毕业生考取襄阳四中、五中。

二花姑父直言说:“到时候看二花考得咋样,能跟上公费师范生最好,跟不上了咱就花点钱,弄个委培指标。” 二花爸不懂委培的意思。二花姑父说:“这是一个刚出没几年的政策,全称叫委托培养,就是用人单位委托学校为本单位培养人才,说白了,都是为了照顾有关系的人的子女。”

二花爸问:“办委培合同要花多少钱?” 二花姑父说:“这个没一等,要是镇长镇委书记的亲戚,一分钱都不用花,要是没有关系,花再多的钱也办不来。”

二花爸想了一会儿说:“为了稳妥起见,还不如咱花点钱,直接给二花弄个委培指标。”

二花姑父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委培生除了正常学费之外,每年还要交两千块的委培费,不说别的,三年下来,光委培费都要六千块。”

黑龙集是一个“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县”的偏僻之地,何况又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县辖镇?其教育水平无法言说。虽然二花的成绩在黑龙集中学名列前茅,可放在整个襄樊市来说绝对算不上优秀。 中考分数发布,二花最终以近五十分的巨大差距失之襄樊市师范学校公费录取分数线。二花姑父说:“差个一分两分,咱还能活动活动,差得太多,只能走委培这一条道了。

二花爸交给二花姑父两千块,二花姑父放下手里的工作,黑龙集、襄樊来来回回地跑了好几趟,终于办下了一张黑龙集教管会委托襄樊市师范学校培养一名中小学教师的合同书。

二花师范毕业,黑龙集教管会又让二花爸交了五千块的上岗费,正式的名称叫“风险抵押金”,才给二花办了入职手续。

截止到2024年,二花已教过三十届初中学生了,可谓桃李满天下。二花当年的上岗费凭证已略微有些泛黄,二花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和自己的毕业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房产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资格证等等所有证件放在一起,装在一个透明的文具袋子里,压在箱底。

二花的上岗费凭证既非行政事业单位收据也非纳税人纳税证明,而是一张薄薄的信笺纸。换句话说,二花的上岗费凭证和毫无法律效率的白条无疑,其全部内容如下:今收到张二花风险抵押金五千元整,没有落款单位,更别说单位公章,只有黑龙集教管会会计的私人签名。 闲来无事,二花翻出当年的上岗费凭证,内心里百感交集。这五千块花得值不值?

现在的二花中级职称,中学一级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已远不止五千。 遥想当年那些老同学,远比自己成绩好的大有人在,但他们中有的因家贫而弃学,有的因搞不到委培合同而弃学,有的因心高气傲而读了高中。如今呢?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还天涯海角的为了生活奔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自己师范专业毕业已满三年的独生女儿想子承父业却苦于无门。只要女儿能有一个教师编制,工作稳定待遇优厚,别说五千块的上岗费,就是五万十万二十万,二花也愿意出。

从法理角度来讲,二花又觉得这五千块花得憋屈。明明有盖着一个又一个大红印章的合同,报到时却又别生他枝,这完全不合法不合规。 有时候二花真想发个抖音,把这张泛黄的上岗费凭证晒到网上,但理智告诉二花,她可能由此而失去现在的一切。

二花爸把二花的上岗费凭证交给二花说:“这是你的上岗费凭证,你自个留着。多亏咱家就你一个学生娃,要是再多一个,我和你妈就是挫了骨尸也供不起了。”二花爸讲这些话的时候,明显的有一种功成名就的满足感,二花爸又说,“还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好‘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二花女儿过了周岁,二花公婆授意二花请个长期假病假,躲到外地再生一个。事业心正盛的二花一口否决了公婆的提议。既是没有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二花也相信“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道理。

二花的老公、公婆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二花也有让成绩一般的独生女儿从事教育的意思。然而时过境迁,教师从业的第一学历都要求高中毕业了,且政策越来越透明,逢进必考,几乎没有任何人为操作的因素了。

二花女儿初中毕业,分数不够公立高中最低分数线。二花不差钱,和老公一合计,把女儿弄到了收费高昂的枫叶高中。三年后,二花女儿只考了个高职机电学校,无缘人民教师。

二花女儿复读了一年,成绩有所提高,但也只勉强跟上一所私立大专的师范类专业。好不容易熬到大专毕业,二花女儿连着三次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成绩却一次比一次差。

二花对此抱怨不断:“这都是什么事?我和老公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干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国家就不能照顾照顾我们的子女?”

夜阑人静,二花思绪万千:“难道当初真的应该听从公婆的安排?毕竟,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希望。”但如今的二花已到了如花凋零,如柳凋散的绝经年龄。

1 人打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4 醉人颜书坊,资料文章分享短篇小说网站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QQ:2676296205
备案号 :鄂ICP备20013114号-1 技术支持:醉人颜书坊  Powered by Discuz! X3.4 分享按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