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她死后,我在宫中种下一棵梨花树,每年花开烂漫时,落花翩翩,就像是她还陪着我,在看这天地年岁纷纷。 1. 都城连绵半月的霜雪停了,但楚贵妃却死了,好不容易到了还暖的时候,却还是没挨过这个冬天。宫人们都在纷纷议论,说在楚贵妃死前,我的贴身宫女阿宁曾经去见过楚贵妃,个中秘辛不言而喻。 我刚抄完往生咒,命阿宁替我焚烧掉,这么多年我不知亲手抄了多少份,里面字字烂熟于心,只是不知道像我这种极恶之人,抄这些,是否有用 外面传来脚步声,我抬头,便看见是朝锦,细碎柔和的阳光化不开他满面冰霜,我嘴角刚凝起一股笑意,便被他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打懵了。 他竟是来质问我,眼里带着穿心的冷意:“是你对楚贵妃下的手?” 所有人都被此举吓坏了,纷纷低头跪下,只有阿宁拦在了我的面前,面对他时不卑不亢:“皇上,望您珍重。” 看来这阳光是真灿,不仅融了这满冬的冰雪,还热坏了皇上的脑子,很需要阿宁来提醒提醒,他刚刚都做了些什么。 我是东朝国的最尊贵的女人,是他的皇后,不是他宫里那些莺莺燕燕,容不得他放肆。 我的心口寒冷,脸上有火辣辣的痛意传来,我能想到,他这一巴掌打下去时,对我,一定是怀了满心的恨意和怒火的。 可是那又怎样,即使是他再恼怒再生气,如今面对阿宁这一句提醒,仍是只能放下手。 我背后的权利,我的心狠手辣,无不是他无法割离又痛恨莫及的毒药,早已随着这些年他的江山稳固,刻入骨髓。 我摸上烧痛的脸,闭上眼睛下令:“皇上因楚贵妃死了伤心过度,喝的多了所以才如此失态,但今天的事,别让我听到一个字传出去。” 我的语气凉薄的很,像极了一个刻薄狠辣的皇后,他们自不敢吐露半分,朝锦站在原地看我,眼里依旧还有怒意,但却没有再动手了。 曾经,我爱慕他意气风发,年少得意,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而如今我才发现,我面前的男人,不知何时,反而是对我存有敬畏了。 我将阿宁拉回来,看了他一眼:“皇上倦了,请走吧。” 他沉默不语,但临走之时终是开口:“从今天起,你禁足坤宁宫,不准出去!” 他丢下这句话便走,阿宁却为我气不过,气冲冲对着他背影喊道:“皇上好算谋,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个干干净净真心痴情之人。” 他明明是听见了这话的,身影顿了一顿,却还是愈走愈远。我知道,这是他,要真真切切的开始厌恶我了,为了一个他似乎爱上的女人。 2. 其实禁足,对我而言不过是小事。 阿宁跟我说,楚贵妃喝了毒药,死前七窍流血,面目狰狞,但并不痛苦,反而觉得解脱。 饶是在听这些,我依旧可以闲适的吃着糕点,风平浪静的问一句:“死前,她可有说些什么?” “她说她对不起皇上。” 我好笑,宫中的疼爱,永远是衡量算计之下的,她眼里的真心,未必是真心,只是可怜,死前还被蒙在鼓里。 阿宁心疼的看着我,只有我们二人在时,她才会像以前那样唤我:“郡主,值得吗?” 我当然知道她在说什么,我笑楚贵妃不识人,但自己还不是一样,甘愿自欺欺人。 楚贵妃是西楚送来的探子,皇上从送来的第一日就知道,他本该心怀间离,却任由自己沉溺。 直到刚入冬之时,我将一沓一沓楚贵妃传去西楚的东朝机密摆在皇上的面前,这才警醒了他。他好不容易愿意对楚贵妃下手,却没想到真的到了失去之时,他却后悔了。 楚贵妃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所喝下的每一碗药汤里,都有她最爱的男人所下的毒,这毒刚开始悄无声息,但在最后几天的时候,寒气入骨,便痛苦至极。 于是皇上后悔了,想找世上最好的药医好她,可惜后悔一向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东西,为什么他做了皇帝这么多年,却到现在还不明白呢? 她已无药可救,与其让她继续痛苦的苟活,继续夺去皇上所有的怜惜,继续矛盾的帮西楚做事,不如我帮她了结。 所以我杀了她,反正我就是一个善妒的皇后,不是吗? 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放下手中的糕点,问阿宁:“皇上多久没来本宫这里了?” 阿宁想了想,答:“快半月了吧。” 自我被禁闭的第一天起,前朝就很不太平。请奏放我出宫的折子一本一本参上来,几乎把政事都压了下去。 这么多年来,我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比他想象的还要庞大,如今这会儿,他该是比我还难捱。 果然,第二天下了朝,他终究还是来了我这。我将鱼饵撒下池面,望着水下游鱼争食的场面失笑,根本不理会他,直到他先出声:“皇后。” 我讶然回头,看着他,笑吟吟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皇上,你来了。” 但终究是有东西变了的,曾经在没人的时候,他从不叫我皇后,我也从不叫他皇上。 他走过来,英气的面庞早已失旧日的稚嫩,一举一动却依旧令我动容。 “皇后,这些日子,委屈你了。”他拢住我的肩膀,将我抱入他的怀里,宛如他真的觉得自己做错了一样。 我闻着他身上的香气,却再也无法像旧日一般沉溺于他的温柔,有些沉浸在记忆里的东西,终究还是变了。 我好想问一句,朝锦,你还爱我吗?可是偏偏越想知道答案,便越不敢靠近那个回答。 像明知是镜花水月,却仍想做完这黄粱一梦,不醉不休。 3. 这原是注定的,我年少时,父亲为我算过一个命。 我这辈子若是不碰情,那便是大吉大利的好命数,可若是爱上别人,那便会万劫不复,死后,是要入不得轮回的。 父亲是征战多年的将军,从来只信自己的双手,但在我十六岁那年以死相逼求他们辅佐皇上最不疼爱的六皇子时,他们意识到我命中的那个劫还是来了。 朝锦排行六,前头有五个哥哥,他最不受宠,而且没有家世,要轮立贤立长,哪个也轮不上他。 父亲气的快要晕过去,直呼这个六皇子,可真是好计谋。 我是父亲唯一的女儿,父亲是皇上最信任的大将军,姑母又是东朝的皇后,我们李家,在朝中可以说是翻云覆雨,而得到了我,无疑便是得到了整个李家的支持。 那时我经常进宫,所有的皇子都抢着讨好我,只有他不,因为在宫里,他不能争不能抢,不能出风头,否则便会遭到其他皇子的欺负。 弱者强食,很简单的道理。 但我那时,还是有一些善良的心性的,于是在他被欺负时,我会隐晦的帮帮他。 那时还未觉得什么,直到有一次宫宴,我不服输喝了一点酒,结果迷迷糊糊的跌到荷塘里去了。 平日里总是讨好我的几个皇子此刻都只顾着自己喝的酩酊大醉,哪里会注意我,我以为自己要死了,却在最后时刻,被一个人拖了上来。 我大口的喘气,看见面前坐着的,是一向不出众的他。 四目相对,是星子般澄洁透亮的眼睛,他一句话未说,起身便走。我知道,要是被人知道他今天救了我,估计又要被针对了。 那天之后我生了一场大病,下次能下床,已到了第二年春宴。 我惦记着那天的救命之恩,春宴时,时刻搜寻着他,却发现所有人都在,只有他不在。 问了宫女才知道,那天池水冰凉,不止我生了病,他也是。 我溜出了春宴,去了他的宫中找他,他的母妃已逝,如今一个人住在空落落的宫殿里,身边竟只有一个书童照护。 书童哭的双目红肿,见着我来知道我身份最是珍贵,跪下恳求我救救六皇子。 六皇子身体不好,一直高烧不退,但一直有人拦着不让他请太医,如今已经危在旦夕了。 我从没想过因为自己,会让另外一个人陷入性命垂危的境地,于是连忙让他拿着我的令牌去请太医。而我留在这里,将身上带着的手炉放进他的被窝里,并脱下自己的狐毛披风替他暖着身子。 他尚是十几岁的孩子,病昏了头抓着我的手竟喊着母亲,我第一次有一种被人依靠的暖意,也第一次想给一个人生活的光亮。 太医来后,他的病情总算稳住,这时大家也都纷纷来寻我,我不能留在这里给他招惹事端,便假装在外面堆雪堆忘了时间。 这次回去以后,我十分记挂着他,常想进宫看他,但父亲却让我好好在家读书,他常望着我叹气:“如归,如果可以,我真不想让你卷进宫廷之争。” 那几年我熟读了许多书,娴静了许多,也懂事了许多,晓得父亲如今这般位高权重,却终会有不得不离开的一天。而我,若想护好李家的辉煌,必得成为未来的皇后。 与其说是谁当太子,我便嫁给谁,不如说我嫁给谁,整个李家便会拼尽一切让他成为太子。 而我的想法,在整个李家面前不值一提。 4. 他们早便想好了,让我嫁给三皇子,自此以后,经常让我进宫。 我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虽是为了李家,却很是排斥,于是常进了宫便躲了起来。 我又见到了他,那时他坐在树下看书,小小少年初长成大人的模样,没了当初的瘦弱,白齿青眉,看上去端端正正,好看的紧。 我欠他一句谢谢,想从树上跳下来,却正好摔倒在他面前,被他扶住。 他被我吓了一跳,看见是我,有些愣神,半天才反应过来:“如归郡主?” “是我。”我咧嘴道。 他一副失神的模样,直直的望着我,收回手来,手指攥紧了书,有些局促的样子。 我连忙起身拍了拍衣裙,没心没肺的一笑,说道:“六皇子,我迷了路,请你送我出宫吧。” 这皇宫我怎会不熟悉,只是我有很多话,想找个机会对他说罢了。 他不好拒绝,于是站起身来,我突然发现,这些时候不见,他个头窜的很快,我得快仰头才能看见他了。 到了出宫门前,我问他:“六皇子殿下,这几年过的还好吗?” 他都准备走了,没想到我会突然问这个,有些诧异。 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看来过的比以前好多了,既然这样,那我也算是报了你的救命之恩了。” 他总算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从怀中掏出那天我留下的玉佩,这玉佩是皇上御赐之物,有了它,在宫中办事,会方便许多。 这是我故意留给他的,他没有依靠,有了这个,在宫中过的会好的多。 我以为他是要谢我,却没想到他居然将玉佩递给了我,我不可置信的看他:“你是要把这个还我?” “这是郡主的东西,我留了多时,已是不妥。”他淡淡的说道。 我当然不肯收,将玉佩推了回去:“六皇子殿下不必如此,这只是我故意给你的。” “可……”他又要说什么。 “你可是六皇子,以后可有当上皇帝的机会,这玉佩就当我送你的,日后若是你当了皇帝,你便保我和李家一世平安!如何?”我连忙打断他。 这可是大不敬的话,他没想到,我会如此直白的在他面前说出来。同时,这也是唯一一次有人在他面前对他说,他可以坐上那个位置。 没有轻蔑,讽刺和试探。 “况且,我李如归给出去的东西,就从没要回来的。”我将玉佩推了回去,望着他。 从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就看清他眼底的倔强倨傲,那种眼神,我只从皇帝眼中见过,我不信,我都看的清楚,皇帝会看不清。 所以我才相信,他的隐忍之中一定埋藏着无尽的锋芒,一旦有机会,必定会光芒万丈,夺目闪耀。 更何况,他比我更明白,他现在身处深渊,一旦其他皇子继位,必定会更加万劫不复,只有这种没有退路之人,往往才能做成大事。 他望着我,眼底突然变得深不见底起来,但最终,还是收下了玉佩。也就是这天,他向我许诺:“若是有一天我真的有机会,我一定记得今天的承诺。” 5. 可他不知道,我想要的承诺,从不是这个。 余下三年,他进步很快,在皇上面前突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变得身当重任,有了皇上的重视,没有人在敢欺辱他。 我眼睁睁的望着他由沉默内向变得大方稳重,一步一步走到了离皇上最近的地位,每次看见他时,锦衣华服之下,少年玉树临风,锋芒万丈。 我开始越来越讨厌三皇子,许是不知什么时候,那双夜里澄清的星眸,还有朝堂上才冠京都的身影,已经映在了我的心底。 阿宁是第一个知道我心思的,那时我们每天都守在他必会经过的路上,有时送上一盏糕点,有时送上一碗好汤。 他对我总是不冷不淡的,虽每次都会收下我的糕点,但并不会说多余的话。 三皇子此时已经失宠,但即使这样,父亲也不想我去接近六皇子。因为大家都觉得,六皇子的母亲是奴婢,自古以来,从没有奴婢生下的孩子做皇帝的规矩。 但执念一旦种下,便会疯长,我是个最清醒冷静不过的人,但对于他,我仍是想愚蠢一把。 那天是他母亲的忌日,我偷了几壶父亲的好酒入了宫,对于他母亲的死他一向耿耿于怀,每到这一天,他都会十分的消沉低迷。 所以我特意将两罐烈酒拿到他面前,要与他喝个不醉不休,因为喝的多了,人世的那些烦恼,也就亦真亦假,不觉得痛了。 喝的昏头转向,酒便壮人胆,我问他:“朝锦,你有喜欢的人吗?” 他痴痴的笑,眼里含着细碎的光,让我沉迷,更另我不可置信的,是他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如归,我喜欢你。” 我顿住了,这一字一句如同从我心底炸开,将心底的那些心花全部点燃,眼泪大滴大滴掉下来,我被他一把拥入怀里,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刻。 那天回去以后,我跪在父亲面前,执意求父亲辅佐朝锦。 父亲气急,举着鞭子要我收回刚刚那番话,可我依旧坚定,要打要罚都好,但我只嫁六皇子。 父亲手中那道鞭子顿了几顿,最终还是没抽到我的身上来,我被禁足,绝食三日后,父亲终究是松了口。 “李家的未来只有你一个人,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都是命,都是命啊。”这是父亲那天对我说的话。 后来,有了父亲的辅佐,他果然一路青云直上,当上了皇帝,坐上了江山。 他说,他许诺给我的承诺都会完成,我会成为他的皇后,这偌大的天下,他会与我携手同看,春景冬雪,永不分离。 6. 那句话我终究还是问不出口,怀抱着他的温柔,却时刻有一种失落感。 他也看出我的不自在,我能感觉到,他有话想说,却一直没有开口,像在等待,而我也一样。 没想到,我们终于还是走到了互相隔阂的一步。 他走后,我失魂落魄的问阿宁,“你说,我们会有人成各,今非昨的时候吗?” 阿宁很坚定的摇头:“别人会,但我不会,郡主,我永远对您一心一意,这是我的承诺。” 可我早不信承诺了,阿宁。 这些日子,我时常想起我与朝锦刚成婚的时候,那时,朝锦心里应该是还有我的,我们那时还未成如今这样,时常在一起,无话不说。 是什么让我们变了呢? 是第一次,朝锦对我说起朝堂上的烦心事,我想帮他解决这些,那是我第一次杀人,手上沾染上鲜血的滋味让我彻夜难眠。 我抄了一个月的往生咒,却焚不尽我的罪孽。 后来,一次又一次,为了他,为了他稳固的地位,杀的人越来越多,死于我手的,间接死于我手的,不计其数。 这些他都知道,但他却由刚开始的感激变得冷漠,时间久了,我便像一个冰冷的杀手,他不方便做的,都由我来替他解决。 往生咒越抄越多,烂熟于心,心也越来越寒,直到如今,我与他之间,竟只能靠权力来管束了。 曾经的温存变成试探与算计,我都有些分不清楚,我们之间到底算是什么? 阿宁知道我在想什么,抱住我,说道:“郡主,李家永远都在,只要你想,随时,他都可以死。” 一滴眼泪从我的眼角滑落,我摇摇头道:“不,阿宁,他不能死。” 他是我最爱的少年,我注视过他比星辰还温柔的眸子,听过他醉酒时真挚的情话,他许诺要护我一辈子,我又怎能害他? “郡主,楚贵妃至死都沉沦在虚妄之中,你也要这样一错到底吗?” 我闭上眼睛,不敢看阿宁,那双眼睛太透彻,会让我的梦醒来的。可是即使不看阿宁,楚贵妃的那一巴掌却依旧如同烙印一般,令我的心口生疼。 “郡主,西楚那边传来消息了,因楚贵妃之死,他们要攻打东朝。”阿宁开口,“西楚表面与东朝交好,送来楚贵妃,但暗地里早就一直打探东朝情报,如今只不过是找个借口出征罢了。” 我闻言,皱了皱眉:“阿宁……你什么意思?” “郡主,皇上这次势必是要亲自出征,您和他的情分,也是时候该断了,等他走了,京都便没有人了……”我知道,阿宁是想拉我出这趟苦海,可是无论如何,我是这东朝的皇后,即使对皇上死心,也不能做出背叛东朝王室的事来。 于是我第一次朝阿宁发了大火,白玉棋盘被我掀翻,零零散散掉了一地,“阿宁,此事不准再提。” 7. 入夏,与西楚的战事逐渐紧迫起来,粮草,军马,早已集结完毕,与西楚这一战必得得胜归来。 是我亲自送朝锦上马,他身着龙纹盔甲,我从不知道往日清俊的他穿起战袍来也能这般英姿飒爽。 他骑在马上看我,临别前对我再三欲言又止,最后变成一句:“皇后,我会得胜归来的。” 我点点头,坚定的握住他的手:“皇上,我等你回来。” 数十万的将士呐喊着,响起整耳欲聋的声音,我的那句我和孩子都等你,被淹没在他们的号角中。 这一战打到冬至,前线一直僵持不下,按理说,西楚并不如东朝强盛,估计能够支撑这么久,靠的应该是当初楚贵妃送去的那些机密。 我的肚子越来越大,夜里总是睡不安稳,饭也吃不好,身体越来越虚,但我总想,这是我与他的第一个孩子,我一定要好好把他生下来,于是一碗比一碗苦的药往下灌,也毫不含糊。 直到前线传来消息,说东朝败了一场大仗,皇上胳膊中了一发毒箭,如今伤势垂危。 我得到这个消息时一口鲜血便喷了出来,紧接着便小腹剧痛,等我醒来时才知道,这个孩子,我终究是没有保住。 这对我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我无法接受这个孩子的逝去,整日里浑浑噩噩,直到突然有一天,西楚的军队打了进来。 是阿宁干的。 我知道阿宁背叛了我的时候,已经晚了,她领着西楚的军队已经攻占了皇宫,我拖着虚弱的身子走出殿外,看见她早站在外面等我。 “阿宁……”我的声音还带着丝颤抖和不可置信。 阿宁扭过头来,面容冷峻,但她还是那样称呼我,仿佛从未变过一样,她和我说起她从未曾说过的那些往事:“郡主,我是西楚人,是东朝人杀了我全家,我感激您的救命之恩,但是……灭门之仇,不得不报。” 日日夜夜的相伴,竟换来的,是这样的背叛,我几乎痛不欲生,但我依旧强忍着剧痛问她:“阿宁,你还瞒了我什么?” 她道:“郡主,你没必要知道了。” 我被软禁在宫中,阿宁时常来看我,与我说话,但她知道,她与我的情分,已经回不去了。 但阿宁,你算错了。 正如你说的,李家永远都在。 宫变传出去的第一日,父亲便率着我李家潜藏多日的军马杀进宫来,西楚人没有想到过京都竟还有精锐,一时全部被围剿起来。 阿宁已无路可退,被关进地牢。 我饶记得我第一次见到阿宁,她奄奄一息的倒在落雪的长街上,我带她回家,悉心照料,她发誓要陪着我,永不背弃。 原来朝锦说的话是假的,她说的,也是。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我知道,灭门之仇确实不得不报,可是我从没对不起她什么,她不该这样对我。 但她也恨我,恨东朝的每一个人,恨我为什么要救她,让她没日没夜的在报仇与不报仇中挣扎。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我问她:“阿宁,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她跪下,依旧淡淡的看着我,“郡主,东朝锦从不是一个可托付之人,您若执迷不悟,楚贵妃便是您的前车之鉴。” 说完,她磕下一个响头,饮下我带来的那杯毒酒。 8. 朝锦再回来时,是次年开春,他打了个漂亮的胜仗,整个东朝都民心高涨,一路走来,百姓全都高兴的称赞。 我没去迎他,站在远处看了看便回了宫,然后温了壶酒,一杯一杯喝下。 新来的婢女不懂我的心思,只会劝我:“皇后,您别喝了,等会儿皇上来看见您这副样子,可就不好了。” 我迷迷糊糊道:“他不会来的。” 话音刚落,有人便夺去了我的酒杯,我抬头,看见他黑沉沉的面容。 “皇后宁愿在这里喝酒,也不愿意去迎朕回来?” 我痴笑一声,去夺酒杯:“皇上佳丽三千,哪还需要我去相迎?” 他皱了皱眉,“本还想看看皇后是否安好,没想到皇后如此滋润,倒是朕自讨没趣了。” “既然如此!皇后要喝便喝吧!”他将酒杯往桌上一放,砰的巨响,然后便甩袖离开。 他刚走,我嘴角便沁出了血来,婢女大惊失色,连忙拿出手帕替我擦拭,然后呼喊太医。 太医说,那一个孩子本就大伤了身体,而后我又经常郁郁寡欢,所以身子才会越来越虚。 我问太医:“那我会死吗?” 他连忙跪下磕头:“皇后娘娘,臣会尽全力医治您的。” 我笑,死倒是不可怕,就怕应了那人说的,连轮回的机会也没有,连死了,都要带着这辈子的痛苦,在这世间盘桓。 朝锦知道我身体不好了,时常过来看我,但我还是总是气他,他不明所已,我便笑道:“看我这样子,是不是和楚贵妃越来越像了。” 他皱眉,抓住我的手:“如归,你是在怨我吗?” 却不料我突然问:“皇上,你爱过楚贵妃吗?” 他连忙摇摇头:“如归,我知道你是在怨我那一巴掌,我只是没想到,你会因为妒忌对她下手,那是我不想你再沾染血腥了才会这样……” “皇上!”我不想听他解释,打断他,痴痴的傻笑,“那你爱我吗?” 他突然沉默了,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皇后问这做什么?” 我忆起那年醉酒后的少年,心里这才彻彻底底的清醒,李如归啊李如归,你自恃聪明,可比起眼前人,还是差的远了。 眼前人深谋远虑,能把一切都算计的清清楚楚,若是不当皇帝,真是天怒人愤。 只是阿宁说的没错,东朝锦,真的不是一个可以托付之人,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他了。 就算永不入轮回,我也不想再遇见他。 那天夜里,我亲手喝下那瓶曾为阿宁准备的毒酒,恍惚间,竟似摇摇晃晃,又回了那年。 那年,我还是最受宠的郡主,他,是前途正好的六皇子,我闭上眼睛,一切,恍若隔世。 9.尾声 皇后死了,死前,和我说,她这辈子都不想看见我了。 皇后说的对,后悔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东西,可我却总是后悔,后悔那天,还在与她相互试探,没能承认一句,自己爱她。 我没有母妃,自小在宫中受人欺辱,从没有人对我好过。 我第一次瞧见她,她被皇后牵着,穿着漂亮的衣服,水盈盈的大眼睛一眨一眨,见人就笑,活像一个玉娃娃。 她太娇嫩了,跌倒在我面前,我连扶起她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她碰碎了。 她常来宫中,很得别的皇子的宠爱,因为她有一个极好的家室,而我什么也没有,我想命中注定,她与我是毫无关联的。 不知是有意无意,我发现,在我被欺负的时候,她总会用各种各样的法子吸引走他们的注意力,让我得以喘息。 可我没时间多想,像我这种毫无家室的人,若是不能拥有比别的皇子更优秀的本事,根本无法引起父皇的注意,也根本保不住自己。 第一次与她有了转机,是那次宴会,我受不了宴会的酒味,在外透气,看见她摇摇晃晃的往池边走。 她一边走一边唱着不成调的歌谣,我细细听着,嘴角竟不自觉的上扬起来。 可忽然,歌声停了,紧接着,是剧烈的水声,我连忙探头,看见她不小心滑进了水中。 我连忙起身救她,池水冰凉,我穿的又少,一上岸便冷的刺骨。我看见她在看我,湿漉漉的目光如同小鹿一般可怜,我不敢多看一眼,连忙起身离开。 我回去以后生了大病,一连半月昏迷不醒,迷迷糊糊中,有人握住我的手,告诉我,她在。 等我醒来时,看见了身上的狐毛披风,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她的。 阿风也就是我的书童告诉我,她来了,还留了一枚玉佩。 我忆起昨夜的温暖,有些恍惚,从没有人这样对过我。 她自从那次以后便很少进宫了,我时常望着这枚玉佩发呆,我知道这玉佩珍贵,她不可能轻易丢下,她是故意留给我的。 我很需要这枚玉佩,对我来说,至少病痛之时,可以去拿点药,不用再看人脸色。 下次再见,是我在树下看书,我知道,他的父亲有意撮合她与三皇子,果然,她注定与我无关。 但是突然间,她从树上落下来,我反射性扶住了她,她长大了很多,但那双胳膊纤细到我一只手便可以握住。 我有些惊慌,连忙收回手,她笑吟吟的看着我,让我送她出宫。 也是那天,她告诉我,我有机会能成为皇帝。 这是第一个这样对我说的人,我紧张,感动,又手足无措,最终答应了她。 我想试试,我能不能做到她所说的那样,不仅是因为她那一句话,也是为了我自己,毕竟,我从没有退路。 有了她的鼓励,我很快便出类拔萃,成为了父皇眼中的第一。我拼命想比下三皇子,因为我想证明,我比他强。 她时常来找我,给我送东西,每次见她,我都十分喜悦,喜悦于她眼底藏不住的情意,但即使这样,我还是不敢轻易触碰,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真正保护好她。 但我知道,我是需要她的,如果她真的喜欢我,那我和她在一起,就有了李家的帮助,离皇位,便更近了一步。 那天她带着酒来找我,酒醉三分,说出的话里,我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几分是真心,只是拥她入怀时,我真的很开心。 我知道她为了让他父亲辅佐我吃了很多苦,于是我向她承诺,她会是我的皇后。 是什么时候变了呢? 是第一次,我查到她杀了我一直烦恼之人,第一次,我发现曾经娇弱的她居然有我想不到的城府智谋。 我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开始怀疑她对我的真心。 她杀的人越来越多,在我的心底的嫌隙就越来越大。 后来,我遇到了楚贵妃。我知道她不是一个好人,但她的善良,总让我想到当初的如归。 虽然终究不能放过她,可是我没想到,这一次杀她的,居然还是皇后。 她不仅每天让阿宁往药膳里下毒,最后,还用烈药夺去了她的性命。 我想不通,她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如此冷漠的人,还是从一开始她就是这样,只是为了骗我,隐藏的太好? 那一巴掌打下去时,我希望我能够打醒她,可是,我只换来了她的冷漠。 她真的变了。 不知何时,前朝后宫,到处都是她的势力,果然,她果然不是我想的那般单纯。 我们终究走到了彼此嫌隙的一步,我看不穿她,也看不懂她。 直到阿宁替她传话,说曾经种种她都可以不去计较,只要护住彼此的脸面就好,望我好自为之。 我问阿宁,她究竟是否对我真心。 阿宁只对我说,皇上,真心有你身下的位置重要吗? 我失魂落魄的坐下来,原来,过往种种,都是假的,她只是为了现在的位置,只是为了保住李家,那我呢?我究竟算是什么? 不过即使如此,我所答应的,我都会做到。 因楚贵妃之死,两国开战,走前,我对她说,等我回来。 她依旧温婉动人,做着得体的皇后,她说我等你。 因她这一句,多少次弹尽粮绝之时,我仍有信念拼死一搏,直至那一日被毒箭射中,危在旦夕,我仍是咬牙撑住。 我时常在想,当初要是没有楚贵妃那一巴掌,是否我们还不会闹到如此田地,可是我又想起阿宁的那番话,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涌现上来。 后来,我听说,阿宁叛了她,西楚的人与阿宁里应外合,竟逼了宫。 有人说阿宁一个人如何能成事,定是皇后和李家在旁指示,我驳回了他们,因为我不信,她会干出这些。 后来,我听闻李家率兵抵抗,剿灭了敌军,也听说了她流产的消息,想了很久,将那枚她曾经给我的玉佩寄了回去,但却偶遇敌军突袭,玉佩也不知所踪。 直到好不容易班师回朝,我想见她,却没有看到她,直到在她的宫里,我看见她饮酒作乐的模样。 我开始还怀疑阿宁是故意挑拨,直到如今才清楚,她的心里,是真的是没我的。 直到她后来大病一场,她问我,你爱我吗? 我答不出来。 如果不是后来,看到阿宁写下的血书,承认了药膳之事和平日里的挑拨之事,如果不是看见她的宫里,那些满桌的祈福经文,如果不是看见,她为我描的每一幅画像,如果不是看见,她为我们孩儿做的每一件衣服。 我这才明白,我心心念念所介意的,不过是缘于自己对她的不够信任。 如果我能再坚定一点,不为阿宁所言而心灰意冷,如果我能看清,她的狠辣都是为了我的稳固,会不会一切还不会这样。 那那年那个真心实意为我的女孩,就不会死在了她的真情里。 她死后,我在宫中种下一棵梨花树,每年花开烂漫时,落花翩翩,就像是她还陪着我,在看这天地年岁纷纷。 但我清楚,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完。 特别声明此篇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作者会员发布小说及论坛帖子作品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 本站所收录小说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发表系统收录,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可联系qq2848307643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