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匣沉香
此间年少
诗与远方
恐怖悬疑
茶余饭后
网文资讯
写作素材
写作技巧
书荒推荐
二次元交流
国风汉服
动漫
自媒体创作干货

小爸小妈第二十一章

2023-2-1 15:16| 发布者: 流浪的松鼠| 查看: 14361| 评论: 0|原作者: 流浪的松鼠

摘要: 农村特有的荤段子让百无聊赖的巧娃有了难得的笑声。
临近中午时分,黑娃爸准备了一千零一块的现金交给牛经济张有全,让张有全带着黑娃到丽娃家吃酒席去。初七是黑娃家的挂红席,也是丽娃出嫁的正席。按照乡俗,黑娃要到丽娃家送一份大礼。
一千零一块,不言而喻,暗含着千里挑一的意思。十几年以前,梅娃出嫁的时候,宽娃送了一百零一块,到二十多年以后小英出嫁的时候,这个美好的心愿已被人为地发展成万里挑一了。前后不过三十几年的时间,婚姻嫁娶中,仅此一项的支出已足足翻了一百倍。
黑娃爸叮嘱黑娃说:“到了丽娃家放有眼色一点,见了人,该叫大叫大,该叫小叫小。”
张有全说:“放心吧,有我呢,保证出不了任何差错。”
张有全带着黑娃出门不久,黑娃的两个舅、两个姨也都骑着自行车,带着挂红的礼物一起到了黑娃家。柱娃和五叔迎了上去,接过礼物。
柱娃是张有全的二儿子,比梅娃小两岁,小时候常和梅娃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梅娃出嫁时,柱娃竟莫名其妙地在家里睡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五叔开玩笑说:“辛苦你们了,又要让你们破费了。”
四个人也都笑着说:“破费个啥?都是应该的。”
黑娃妈一身新衣,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边拉着四个人朝屋里走边说:“张武前天就把爸妈接过来了,都在屋里等着你们呢。”
房顶正中悬着一个吊扇,陀螺般旋转不停,从早上直到现在。呼呼的风声如同旷野里的北风,吹得墙上的挂历左右摇摆,桌子上的一次性空茶杯子纷纷滚落,但吹到人的身上,却没有丝毫的凉爽之气。
巧娃到客厅里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便又以娃子小,不敢吹风为理由,到空调房里歇息去了。
十二点的钟声悠扬地响起,五叔准备安排亲戚们就席,却发现宽娃和梅娃都还没有来。五叔问黑娃爸:“梅娃和宽娃都还在家吧?”
黑娃爸站在门口向路上张望。村头青纱帐似的苞谷苗子翠艳如油,一望无际。似乎要冒出火的水泥路上空荡荡的,前后不见一个人影。黑娃爸皱着眉头说:“都在家,是不是有啥事儿耽误了?”
十二点半,宾客们都等得有些着急了,梅娃和宽娃才姗姗来迟。宽娃骑着摩托车,梅娃拎着一床太空被和一套男士西装,坐在摩托车后。
五叔笑着说:“快一点,就差你们两个了,要不然我们早都喝几圈了。”
梅娃抖抖贴在身上的汗湿的衣衫,忙解释着说:“苞谷地里青虫太多,前几天已经打过一次药了,好像没啥效果。我寻思着今哩阴天,凉快,就多打了一桶药,没想到就来晚了。”
五叔又笑着说:“明天可要按时报到,要是明天再来晚了就不等你们了。”
柱娃接过梅娃手里的东西揶揄着说:“梅娃姐,就拿这两样东西来吃场活?当心明天中午让你和宽娃哥坐到锅门上。”
宽娃憨厚地笑着说:“坐哪里都一样,都能吃得饱。”
柱娃又说:“梅娃姐,明天准备上多少礼?人家巧娃可是一到家就拿出了一万块,还不包括明天上礼的钱。”
梅娃瞟了柱娃一眼,没好气地说:“哪儿凉快到哪儿去,别在这儿磨嘴皮子。你也不想想,泥鳅和黄鳝咋能扯一般长?”
眼看着柱娃的玩笑开过了头,五叔训斥柱娃说:“行了行了,赶紧干活去,马上就要开席了。”
按照长幼顺序,五叔把巧娃安排在梅娃的下首坐下。但在安排李老板和宽娃的座位时,五叔却犯了难。
农村有农村的习俗,特别是红白喜事,讲究的门道太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亲戚们之间发生矛盾。有些脾气暴躁的亲戚甚至于会当场掀了桌子,吵闹一场,从此不相往来。
张有全的长子廷娃结婚时,就因亲戚们在挂红的先后顺序上意见不和而闹了矛盾。虽然当场没有吵起来,但喜庆的气氛却大打折扣。
按照习俗,姑应该比姨先挂红,但张有全的老婆私心重,以廷娃姨比廷娃姑年长一岁为由,让五叔先叫廷娃姨挂红。张有全惧内,虽然明白这样安排不妥,但考虑到廷娃姑和廷娃姑父老实,料想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便默许了老婆的安排。
当时确实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唢呐喇叭照样呜呜啦啦,除了几个围观的女人们的窃窃私语。等到回门席的时候,日头偏西却也不见廷娃姑和廷娃姑父的影子。
后来再见面时,廷娃姑对张有全解释说:“那一天,你哥赶集卖红薯芽子去了,谁知道红薯芽子贱得很,一直到下午两点多了都还没有卖完。母猪又刚下了猪仔,寸步离不开人。本想着给你们捎个口信,一忙活就忘记了。”
梅娃是巧娃的姐姐,但李老板却比宽娃年长许多。思前想后,五叔征求了黑娃爸妈的意见,把李老板和宽娃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酒席上。
酒席十分丰盛,整只的鸡,整只的肘子,整只的鱼,每一盘的荤素菜肴都装得满满当当。
梅娃好似刚从饿牢里放出来一样,右手的筷子飞梭般地往复于嘴巴和盘盏之间,吃得是满嘴流油。有个韭菜叶子还残留在巧娃的嘴角上,随着巧娃的咀嚼而不停蠕动。
巧娃把筷子支在面前的一个空盘子上,手扶着一杯白开水,做出要喝水的样子,但好半天,巧娃连一口水也没有喝。满座的宾客都劝巧娃多吃一点。碍于情面,巧娃才象征性地叨了几筷子干果品充饥。
梅娃叨了一块红烧肉放在巧娃面前的盘子里说:“巧娃,多吃一点,这可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红烧肉。”
看着梅娃那饿狼般的吃相,嘴角上那一小截蠕动的韭菜叶子,想着乐乐那流着哈喇子的长舌头,想着包席人那拧出汗水的毛巾,那沾满面粉的双手,那脸上长毛的黑痣。巧娃终于忍受不住,跑到门外嗷嗷地干哕了起来。
巧娃没有再回席间就餐,而是直接去了空调房。对于巧娃干哕的原因,众人都纷纷猜测,包括梅娃。“巧娃害喜了。”是众人心里唯一的答案。
梅娃和其他亲戚们都赶过来看望巧娃。巧娃说:“我没事,我没事,就是肚子有点不舒服。”
黑娃妈给巧娃打了一碗咸面汤,叮嘱巧娃说:“趁热喝了,对身体好。妈有你们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特别是有黑娃的时候,反应特别大,妈躺在床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肝肺肠子都要哕出来一样。”
巧娃哭笑不得:“妈,你想到哪里去了?我就是吃坏了肚子。”众人这才知道闹出了一场误会。
黑娃妈说:“妈带你到村卫生室里抓点药。”
巧娃说:“不用,这是小事,我休息一下就好了。”
黑娃妈还是背着巧娃到村卫生室里给巧娃买了六包健胃药,尽管这是黑娃妈一天之中最忙碌,最劳累的时刻。巧娃却赌气似地说:“我说了不用吃药,你还给我买?药吃多了有啥好处?”
黑娃妈还是陪着笑脸,一连说了三个好:“好、好、好,实在不想吃了也就算了,我下午再去把药退了。”
黑娃从丽娃家吃完酒席回来的时候,梅娃和宽娃早就回家去了。还有三个蒸碗没有上席,梅娃和宽娃就和众人告辞了:“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家里还有几十亩苞谷没有打药。你们慢慢吃,我们先走一步。”
黑娃嘴上叼着一支烟,满脸通红,血泼的一样,进门就问:“我大姐呢?”
黑娃妈说:“你大姐担心明天下雨,饭还没有吃完就回家打药去了。”
黑娃嘴里嘟嘟囔囔,进到里屋倒头就睡。黑娃妈数落黑娃说:“小小年纪,抽啥烟?喝啥酒?”
张有全劝住黑娃妈说:“大嫂,黑娃明天就要结婚了,他已经是个大人了,要慢慢学习社会上的知识。有我在场呢,能让黑娃喝多少?”
旁边也有人说:“我看黑娃就不错,喝完酒就睡觉,不像有些人,一喝酒就闹事。”
天近黄昏,一辆车身上喷着乡村流动大舞台的卡车开到了黑娃家。四面墙板打开,地上撑起铁脚的支架,一个简易的乡村大舞台便搭建完成了。
乐队里共有六个演员。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和四个年轻貌美、穿着清凉、浓妆艳抹的女娃子。
那中年男女一身古装。男的一顶绿帽,脸上涂着黑灰。女的裤裆处一朵红花,花瓣又红又艳。腰系铁锁一把,上刻两只豹眼,一睁一闭。两乳高耸状如塔尖,乳尖处各绣着一个露着獠牙的红嘴唇。
农村的文艺演出始终就是两大法宝,一是荤段子,一是劲歌热舞。毫无疑问,这样的演员阵容就是为这样的演出服务的。
先是那中年男女扮做母子来了一段《老妈央儿子买东西》。
儿子要逛街,女的说:“儿呀,妈央你到街上给老妈买个东西,中不中?”
男的说:“哪有不中的道理?妈要啥?儿子一定给你买。”
女的说:“妈要那越扒拉越粗,越扒拉越长,越扒拉越硬的好东西。”
男的说:“妈呀妈,你咋越老越不害臊了?你啥子不好买,偏要买那越扒拉越粗,越扒拉越长,越扒拉越硬的东西?”
那中年男女在台上卖力的表演,表情夸张,言语激昂。特别是说到“越扒拉越粗,越扒拉越长,越扒拉越硬”那几个字时,更是扯着嗓子,似要把喉咙喊破一般。
那女的露出羞脸,压低声音说:“儿呀儿,妈饿,想吃那刚出锅的油条,你又想到哪里去了?”
观众的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百无聊赖的巧娃竟然不知不觉地忘掉了白天的那些烦心事。小英熟睡以后,巧娃拉着李老板挤进人群中,跟着乡邻们一起哄笑起来。

2 人打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4 醉人颜书坊,资料文章分享短篇小说网站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QQ:2676296205
备案号 :鄂ICP备20013114号-1 技术支持:醉人颜书坊  Powered by Discuz! X3.4 分享按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