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年衰始悟开,人生苦短若刺槐 壮年省吃又俭用,攒下银钱堆成山。 孝敬公婆养儿女,婚丧嫁娶事连环。 满头银丝气力衰,一日三餐都作难。 找儿儿让去找女,找女女让去找儿。 儿女推来又推去,推得阿婆怨气癫。 阿婆捶胸又顿足,哭天哭地泪涟涟。 世间若有后悔药,阿婆舍命也肯换。” 道人唱完,左掌竖于胸前,右手拂尘又是一甩,落于左手肘弯内,高呼一声:“无量天尊”,便微闭了双眼,千年羽化一般。 老妇人已哭得是泪眼婆娑,颤巍巍行至道人前,摩挲着从怀里掏出一块钱,双手捧着递到道人面前说:“道长真是活神仙,算得太准了。想想我这一辈子,真是太苦了,太不值得。” 老妇人咿咿呀呀,边哭边述。 原来这老妇人的婆婆是个精神病人,屎尿都不知道背人。老妇人的公公有个呼噜包的老毛病,一年四季咳个不停,特别是冬天,犯起病来声如拽锯。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老妇人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地养育了六个儿女,又尽心尽孝地送走了公公婆婆。 十年前,老妇人的丈夫死了,老妇人也是年老体衰,一身的毛病。老妇人想跟着儿女们有口热饭吃,可老妇人的儿女们总是这借口那借口,就是没有一个人肯接纳老妇人。 老妇人想着年轻时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老年的凄凉和医食无依。 老妇人内心崩溃:“人活一辈子到底图个啥?” 老妇人已匍匐在地,不停地对着道人磕头作揖。 老妇人的哭声也渐如两片相互摩擦的锈铁片,发出尖利刺耳的无比震撼内心的声音:“可这世间哪有什么后悔药?再这样下去我真的快要死了。还恳请道长慈悲为怀,指我一条明路。” 道人俯身搀扶起老妇人说:“阿婆快快起来。慈悲为怀、济世渡人乃道家之本分,实不敢享‘活神仙’之美誉。阿婆本是一个苦命的人,贫道不仅不能收阿婆半分捐资,还应为阿婆布施才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待贫道授阿婆一妙法以解阿婆苦难。只是这妙法……” 道人摇头叹气,欲言又止,“恐遭祖师爷惩罚。” 人群中跳出一个满身酒气的红脸大汉,腾腾两步跨至道人面前说:“什么狗屁妙法?你肯定是想让阿婆到法院起诉她的儿女们。这有违道义,祖师爷不惩罚你惩罚谁?” 道人斜瞅了红脸大汉一眼,冷冷地说:“这样的馊方法只会增加阿婆和儿女们之间的矛盾,于事无补,岂是贫道所为?” 那红脸大汉是社区红白喜事一条龙服务团里一个舞狮的成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红脸大汉中午与友人小聚喝得大醉,浑浑噩噩睡至太阳落山仍觉浑身困乏,便起身欲到村外醒醒酒。 红脸大汉向来爱凑热闹,远远地见村口人头攒动,立时困意顿消。 红脸大汉一摇三晃地踅至村口。道人替阿婆算命的整个过程红脸大汉从头到尾瞧个真切。 红脸大汉潜意识里认为道人谎话连篇,早晚要骗阿婆钱财。 一股替天行道的豪气有心而生,红脸大汉跳至道人跟前呛话道:“算命的打瓜一溜子白话。” 人群中有人认识红脸大汉,便问:“高师傅可有解阿婆困苦的妙法?” 红脸大汉说:“有,肯定有,还保管有用。” 旁边又有人说:“既然高师傅和道长都有妙法,你二人何不仿效三国时的诸葛亮和周瑜?各将妙法记于掌心,看谁的妙法更胜一筹?” “如此甚好。”道人又轻甩佛尘,取笔于掌心写下一字。红脸大汉鼻孔里“哼”了一声,也取笔于掌心写下一字。 当着众人的面,二人展开手掌。一群人头凑过来,俱惊叹不已:“英雄所见略同。”原来二人掌心内都是一“骗”字。 红脸大汉说:“你这道人倒有两手,佩服。阿婆回去只需放出风来,就说有存款两万,我保管阿婆的儿女们听到风声都会来孝敬阿婆。” 道人拦住红脸大汉说:“高施主且慢,高施主的‘骗’法虽然好但漏洞百出、不合常理。其结果和撺掇阿婆到法院起诉一样。” 红脸大汉一脸的不服气,质问道:“别在我面前装模作样,我的骗法漏洞百出?你倒说出个好骗法来看看。说得好了,香油钱伺候,说得不好,休怪我不客气。” 道人不亢不卑,扬声再唱: “阿婆三餐都作难,突然存款有两万? 不合常理漏洞大,于事无补徒增烦。 我有高仿金元宝,还有高仿鉴定书。 赠与阿婆去行骗,骗得幸福好生活。 阿婆清早拾垃圾,喜得一条臭鲤鱼。 拿回家里破开肚,滚出一枚金元宝。 质疑真假去鉴定,鉴定证书假乱真。 黑心老板来送礼,元宝藏于鲤鱼肚。 局长老婆不识货,错把元宝当臭鱼。 层层铺垫假乱真,时机成熟水到渠。 阿婆儿女纵精明,入局也在情理中。” 道人唱完,围观之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红脸大汉也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抱拳于胸前弯腰作揖道:“道长考虑甚是周全,高某人佩服、佩服。” 道人撩开道袍,从里间摸出一锭黄灿灿的高仿真金元宝和一张高仿真的珠宝鉴定书递给老妇人,又对着老妇人耳语了一番。看着老妇人破涕为笑,千恩万谢转身离去的背影,巧娃对道人又平添三分好感。 落日的余晖早已散尽,道人在昏黄的路灯下又为数人算了命看了病,无一不准。红脸大汉站在人群外,几番欲走还留。 围观的人群渐至稀少,红脸大汉终于折返到道人跟前,好似鼓足了十足的勇气说:“刚才多有得罪,还望道长海涵。” 道人仍是一副目不斜视的模样,缓声说道:“高施主不必拘泥于世俗之礼。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度有缘之人。” 这红脸大汉看似身体强壮却有一个慢性病,吃了许多中药西药效果都不明显。和巧娃一样,红脸大汉对道人这样的游医本无好感,但见道人看病算命颇有章法,内心又萌生了找道人看病的想法:“姑且死马当活马医。” 红脸大汉说,“请道长帮我把把脉。” 道人又微闭了双眼,屏声凝气,先伸出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扣在红脸大汉的右手腕上。只见道人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时而沉时而浮,时而前后左右游移时而纹丝不动,时而三指同时发力时而一指发力其余两指略微抬起,离于红脸大汉手腕。 约有两三分钟的样子,道人长出了一口气,又伸出右手把了红脸大汉的左手腕脉。 红脸大汉已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焦躁地问:“道长,我到底得的是啥病?” 道人朗声再唱: “施主病非三五日,沉疴顽疾赛磐石。 看似体型高又大,实则萝卜将糠心。 老婆埋怨心不甘,偏方单方也用遍。 恨尽天下无良医,借酒消愁愁更愁。” 道人又说:“贫道给高施主开个药方,高施主到药店抓了按时服用,贫道保管高施主三个月后不再是糠心的萝卜。” 道人展开纸笔,刷刷刷写下二十四味中草药,折好,递于红脸大汉,又冷冷地说:“诊金一百,买卖自由。” 红脸大汉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红脸大汉到底得的是啥病?道人没有明说,巧娃看不懂,其它人也看不懂,但从红脸大汉的行为举止上来看,红脸大汉对道人的诊疗相当满意。 巧娃也有了找道人看病的打算,但巧娃又不愿意在这样的场合下遭人围观。 赵嬷嬷给巧娃出了个主意:“以夫人的身份,怎么能在这样的场合下看病?我去给那道人说说,让他到家里给夫人瞧瞧。” 赵嬷嬷走近道人说明来意。 道人说:“今天太晚了,我要九点以前赶回旅社休息。” 赵嬷嬷说:“道长如不嫌弃,晚上可以暂住我家。我家的条件不比酒店差,热水什么的啥都有。” 道人好似略做沉思,对着赵嬷嬷行拱手礼道:“施主如此厚爱,贫道自当从命。” 道人给巧娃的诊断就一个字——“气”:“气消则病除,气顺则饮食睡眠正常。” “道人真是活神仙!一下子就看到了我的病根。”巧娃暗想道,“自我到东莞以后,何尝开心过一天?” 龙三以特殊的方法羞辱了李老板,虽然巧娃嘴里说得轻巧,也获得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巧娃内心的感受怎样?巧娃不说,常人也想得到。 龙三给巧娃置了农家小院,又安排了赵嬷嬷伺候巧娃。巧娃享受着如此待遇却开心不起来。无论巧娃走到哪里,赵嬷嬷都如影随形。巧娃想辞了赵嬷嬷,做个自食其力的人,但这只是巧娃的一厢情愿。 龙三知道巧娃有个女儿在乡下读书。巧娃搬到农家小院之初,龙三曾建议巧娃把小英接到城里,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巧娃不是傻子,明白龙三的用意,当即婉拒了龙三。 这一桩桩一件件不遂巧娃意的事累积叠加,哪一件不使巧娃生气?哪一件不是巧娃患病的根源? 道人说:“夫人的气太大,普通的药石恐难奏效。待我今晚上天庭面见祖师爷,讨教为夫人的消气之法。” 道人的言语已完全脱离常规,但此时巧娃已好似被道人洗了脑,对道人已是深信不疑了。 特别声明此篇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作者会员发布小说及论坛帖子作品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 本站所收录小说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发表系统收录,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可联系qq2848307643及时删除 |